新湖南客户端8月26日讯(通讯员 唐军云)暑假期间,东安舜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外来流动人员大幅增加,保护区进入了一年中最繁忙的保护时期。为切实守护候鸟迁徙通道和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区多措并举,通过加强夜间巡护、科技赋能监测、严格人员管控等系列措施,构筑起一道坚实的生态保护屏障。
强化夜间巡护,守护黑夜中的生命
夜幕下,正是许多野生动物活跃的时刻,同时也是非法盗猎活动可能发生的危险期。保护区管理局大幅加强了夜巡力度,组织管理站工作人员、护林员和森林公安组成联合巡护队,改变了以往固定的巡护模式,采取随机路线、突击检查的方式,让盗猎分子无法摸清规律。
科技赋能保护,无人机成“空中护林员”
今年,保护区首次大规模运用无人机技术参与候鸟及野生动物保护工作。无人机配备红外热成像相机和高清摄像头,并可在夜间清晰捕捉到鸟类及野生动物聚集情况和人类活动,大大提高了监测效率和覆盖面。
把好入口关,强化哨卡值守管控
为减少人为干扰,保护区在各个入口通道加强了哨卡值守,严格做好外来人员管控工作,实行24小时值班制,对进入保护区的人员和车辆进行严格登记和检查,严禁携带捕猎工具进入。保护区还发布了严格管控通告,明确禁止在保护区内进行狩猎、捕捞等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的行为,最大限度减少人类活动对野生动物栖息地的影响。
智慧巡护,林长制APP提升保护效能
护林员通过林长制巡护APP,实时上报巡护情况、发现的问题和事件,将保护区内任何地点的异常情况,第一时间传递到指挥中心。目前,保护区所有护林员均已熟练掌握APP使用,保护管理进入了数字化、智能化新阶段。
全面宣传引导,共建保护意识
保护区深入开展宣传教育活动,通过设置宣传牌、发放宣传手册、入户宣讲等形式,向周边社区群众普及保护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同时邀请当地村民担任护鸟志愿者,参与保护工作,形成了群防群治的良好局面。
通过系列措施的综合实施,东安舜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候鸟迁徙和野生动物栖息筑起了一道全方位的保护网。保护区内生态环境持续改善,野生动物种群数量稳步增长,成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典范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