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政务公开 > 统计信息
分享到:
上半年全县工业经济运行情况汇报
  • 2016-08-19 09:06
  • 来源:
  • 发布机构:
  • 【字体:    

上半年全县工业经济运行情况汇报

县科技和经济信息化委员会

2016年8月15日

 

今年以来,全县规模工业在轻纺制造、冶炼产业、竹木加工三大行业生产增长的支撑下,增速呈缓中趋稳态势。

一、工业经济运行主要特点

1.总体运行平开企稳。元至6月,全县63家规模工业企业在轻纺制衣、制鞋业和冶炼产业、竹木加工业生产增长的支撑下,企稳态势明显。规模工业实现总产值55.6亿元,同比增长6.8%,增加值12.9亿元,同比增长5.8%,比全市平均增幅少0.4个百分点;工业固定资产投资26.4亿元,同比增长47.7 %;工业实缴税金8719万元,同比增长3.4%。

2.主要产品产销走升元至6月,全县工业产品销售率96.2%,比去年下降2.1个百分点。重点监控企业的12个主要产品中,销量同比上升的有7个,分别是毛纱织衣、婚纱蕾丝、鞋类、电子元件、水电、竹制品、混凝土;增幅较大的是毛纱织衣、婚纱蕾丝、鞋类,增幅均在10%以上,其中毛纱织衣增长50%以上。销量同比下降的有5个,分别是光伏产品、锑锭、焊剂、铁合金,降幅最大的是光伏产品和锑锭,同比下降90%和85%。

3.工业用电仍然走低。元至6月,全县工业用电量1.17亿千瓦时,同比下降34.66%。这是我县工业生产持续发展,但工业用电量却持续下降的“怪象”。究其原因主要有:一是传统冶炼产业(当时有50多家)关停并转后,高能耗用电突然下降,这是必然之因;二是地方电力公司并入国网公司后,地方电力原从国网公司购进的工业用电数、销售数和国网公司销售数“三数合一”,从而增大了工业用电量基数,这是人为之因;三是替代产业培育过慢,工业结构过于单一,新增企业见效不快,招商引资成效不大,这是主观之因。工业用电量和工业增值税,是评估规模工业增加值的重要协调指标,而我县两项指标均在全市靠后,将严重影响我县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的评估。

4.主导产业发展看好元至6月,全县三大主导产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44.6亿元,占全县规上工业总产值的80.2%,同比增长10.3%。其中轻纺制衣、制鞋完成产值13.5亿元,同比增长23.7%;冶炼产业完成产值19亿元,同比增长3.6 %;竹木产业完成产值12.1亿元,同比增长4 %。

5.项目建设扎实推进全县13个重点工业技改、扩规项目,计划总投资116.8亿元。其中,2016年计划投资37.2亿元,元至6月,在建工业项目11个,正在做前期工作的项目2个。

二、上半年实现工业经济目标进度

上半年全县工业经济目标进度喜忧参半。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和工业技术改造投入,均完成计划目标进度,而工业用电量与市下达的目标进度相差近40个百分点,入统规模工业企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认定至今没有完成一家。元至6月,全县工业经济完成计划目标情况如下:

1. 规模工业总产值55.6亿元,同比增长6.8%,低于市下达的目标进度7.2个百分点;

2. 规模工业增加值12.9亿元,同比增长5.8%,低于市下达的目标进度6.2个百分点;

3、工业用电量1.17亿千瓦时,同比下降34.66%,低于市下达的目标进度39.66个百分点;

4、规模工业实缴税金8719万元,同比增长3.4%,低于市下达的目标进度1.6个百分点;

5、入统规模工业企业为零,与目标值比相差8家;

6、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为零,与目标值比相差8家。

三、工业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1.龙头企业数量太少。现已入统的规模工业企业,实际正常生产的不足50%,支撑作用无法体现;税收过千万的骨干民营企业,今年才有望培育2家,其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效果不佳。全县的工业经济还处在创新能力弱、科技含量低、生产规模小、经营管理粗放和经济效益不好的起步态势,缺乏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大企业、知名企业和名牌产品。

2.新增企业规模较少。新招商或投产的企业,近一、两年均难达到规模工业规模,短期内对全县工业贡献率不会太高。2015年,全县新入统规上工业企业10家,今年1-6月实际完成产值1.2亿元(统计口径6亿元),仅拉动全县工业增长2.3个百分点,对整个工业经济发展的贡献有限。

3.企业融资难度不少。由于我县工业企业发展实力弱、信用等级低、适销对路产品少、有效资产抵押能力差、融资渠道单一、投资担保服务体系不完善等问题,造成了企业贷款融资难问题日趋突出,企业正常生产及扩大生产资金匮乏,做大做强十分困难。如南方纺织,1-6月产能增加了50%,但扩建二期工程后,下半年的流动资金出现短缺,幸亏政府及时帮扶使南纺走出困境,有望成为税收过千万企业。

四、抓好工业生产的几点建议

1.加大企业帮扶力度。我们建议:一是对重点骨干企业和成长型企业,量身定制 “一企一策”的帮扶方案,一帮到底、帮出成效;二是对发展潜力大的支柱产业,加大政策和金融扶持力度,培育“税收千万企业群”,使其做大做强;三是对长期停产无法恢复生产的规模企业和园区内的僵尸  企业,尽快启动退出机制,减少土地闲置浪费,减缓工业下行压力。

2.加快企业培育速度。对引进的工业企业、有发展潜力的落园企业,各行业主管部门要尽快落实责任,驻企跟踪服务,做好入库企业的建设和指导工作,确保新增企业早日入库、及时达产,尽快形成新的工业增长点。

3.加紧项目建设进度。要进一步加大对重点工业建设项目的推进力度,确保计划开动的项目按时开动,已经开工的项目早日投产,正在恰谈的项目尽快落地,增强工业发展动力。如已签约的凯翔三期扩建项目,必须立即启动土地挂牌、工厂招工和项目建设等工作,否则,凯翔公司承诺今年完成税收1200万元的目标无法实现;该公司拟在园区新建的“优衣库”大项目,也会由此,而前功尽失、胎死腹中。

相关政策
Document
友情链接

主办:东安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东安县数据局(东安县行政审批服务局)
地址:东安县车站路133号  邮编:425900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0746-4239377(仅受理网站建设维护相关事宜)
电子邮箱: dadzzw@163.com  湘ICP备16008386号
湘公网安备43112202000005号  网站标识码:4311220001

  • 监督一点通
  • 三湘e监督
  • 湖南省政府网